减脂的秘诀 – 饱腹感

说到减肥,人们通常会想到热量摄入和热量消耗这两个因素。然而,一个多纳圈和几块新鲜菠萝所提供的的热量都差不多都是200卡,因此卡路里并不都是相同的。除了关注较多的热量值和宏观营养素(碳水、脂肪和蛋白质)含量这两个因素,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因素:例如,食物来源、食物的加工方式、以及加工过程中的添加物等。

最新研究结果

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基于食物的加工程度,提出了一种新型分类模型,将食物分成了4种类目:

1 无加工或微加工的水果、蔬菜、豆类、全谷物、鸡蛋和肉类。

2 加工的烹饪调料(如:油、黄油、盐)。

3 加工食品(如:罐装肉、面包、腌肉)。

4 过度加工食品(如:糖果或零食、即食食品、快餐店、速冻鸡块鱼块等)。这种食品的核心是让身体感觉到美味,继而产生大量食用的欲望。此外,通过添加盐、糖、油及防腐剂,不仅延长了食物保质期,增加了产品利润率,同时还降低了食物食用的难度(开袋即食)。反之,无加工食品则不添加任何盐、糖或脂肪,仅经过有限加工以确保可以吃的健康、安全。

实验参与者们在前两周时间里随意吃过度加工的食品,接下来的两周则只吃无加工和微加工食品(每餐食物都已准备好)。

研究人员发现,在每份过度加工食品和无加工食品所包含的卡路里、蛋白质、碳水、脂肪、膳食纤维和钠都相同的情况下,实验者还是会食用更多的过度加工食品, 因而每天约多摄入500卡热量。这一结果也表明,即便关注了蛋白质含量之一因素,但因为缺乏饱腹感,人们还是会实用更多的加工食品。

无加工食品 VS 加工食品

无加工食品中富含的膳食纤维和蛋白质,能够帮助身体产生更长时间的饱腹感;而加工食品中所含的钠,通常会使你吃的更多。研究发现,在营养成分相同的情况下,实验者会食用更多的加工食品,从而摄入更多的热量。

研究没有解释人们为什么会在食用过度加工食品时吃得更多,但研究人员们发现,实验参与者享受每一餐的程度是一样的,因此不是因为“健康食物难吃而不想吃”。有趣的是,研究人员发现实验参与者在吃过度加工食品时的速度会更快,较食用无加工食品,平均每分钟多吃了10卡。

他们还发现,虽然无加工和加工餐食所含的脂肪和碳水是一样的,但相较无加工餐食,实验参与者在食用过度加工餐食时会摄入更多的脂肪和碳水(大部分在早餐和午餐摄入),而摄入的蛋白质总量是一样的。

之前的研究 

此前的研究表明:过度加工食品中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含量较低,而这两种物质会使饱腹感来的更快,持续时间也更长。因此,两类食物在热量摄入上的差异,可能是因为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含量不同所造成。但最新的研究则推翻了这个理论,因为实验中两种类型的食物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含量是相同的,而过度加工食物中的脂肪和碳水含量则较高。

一种可能的解释是,过度加工食品中的膳食纤维并不是来自食物本身,由于自身含量不足,必须使用膳食纤维添加剂才能使其和无加工食品的含量相同。碳酸饮料等食品中的膳食纤维添加剂,无法像食物中的天然膳食纤维一样满足味蕾的需求,这可能一定程度上导致更多热量的摄入。

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此前研究提出的“蛋白质杠杆”理论:人类会不自觉的进食足够多的蛋白质以维系生命。如果摄入的蛋白质不足,人们可能会摄入更多的热量从而获取更多的蛋白质。因为实验参与者在白天摄入的蛋白较少,则可能在晚上过度进食而没有意识到这是身体需要蛋白质的信号。

加工食品(如健怡可乐)中含有的大量人造甜味剂会严重误导身体的饥饿信号。这些甜味剂会激发进食欲望,而身体会分泌酶来消化这些潜在的热量。当没有足够热量摄入时,产生的酶会让人体感到饥饿,因此更容易过度饮食。

总结

新的研究结果表明,无论饮食计划怎样设计,核心在于热量的质量,尤其是在打算通过饮食计划进行减重时。如果你正打算减少每日的进食量,那么首先应该优化热量来源,确保全天都有饱腹感。如果坚持食用全谷物、无加工食物,并且在白天(或上午)进食更多的蛋白质,那么减少每日进食量则不会那么困难。由于饥饿感会在每餐中得到满足,打造并维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就变得简单许多。

另外,进食的速度也需要特别关注。研究表明,进食速度快会导致吃得更多,而过度加工食品因其美味的口感往往容易被更快地食用。因此,为了达到最好的减重效果,慢慢享受每一餐,减少其它事物对就餐的打扰。

最后,虽然计算摄入的热量和各种元素对于计量身体所需很有帮助,但多吃真正的食物,远离垃圾食品,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才是王道。

参考文献:

Poti, J.M., Mendez, M.A., Ng, S.W., and Popkin, B.M. (2015). Is the degree of food processing and convenience linked with the nutritional quality of foods purchased by US households? Am J Clin Nutr 101, 1251-1262

Poti, J.M., Braga, B., and Qin, B. (2017). Ultra-processed Food Intake and Obesity: What Really Matters for Health-Processing or Nutrient Content? Current obesity reports 6, 420-431.

Martinez Steele, E., Raubenheimer, D., Simpson, S.J., Baraldi, L.G., and Monteiro, C.A. (2018). Ultra-processed foods, protein leverage and energy intake in the USA. Public Health Nutr 21, 114-124.